首页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

时间:2025-05-29 17:26:14 作者: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浏览量:32090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人民论坛)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

  牛钰,11岁失去右腿,如今参加马拉松赛、亮相时装周,成为网友眼中超酷的“钢腿女孩”;程强,12岁时高举“长大我当空降兵”横幅,而今如愿成为一名空降兵,走上阅兵场;张自立,获救时只有6岁,现在是一名消防员,“我想接力好这一棒”……地震撕裂的创伤渐渐平复,稚嫩的臂膀已经能担起重任。

  汶川地震中获救的少年,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为时代新人成长成才提供了参照。

  “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并祝全国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从中,深感新时代好少年的内涵深厚,内蕴“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的殷切期待。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这当中,爱国是第一位的。培养爱国心,当从少年始。

  “好好学习,回报祖国”“吾辈当自强”,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留言簿上孩子们的留言;“我要去陵园告诉烈士,你们想看的盛世已经实现”,这是宁夏固原百里徒步祭英烈活动学生们的心声……爱我中华的种子,已埋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勃发于新时代的广阔实践。

  “自古英雄出少年”,何以称英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必不可少。少年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成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人生的奋斗才更有价值,精神的脊梁才更加挺拔。

  世界瞬息万变,时代奔流潮涌。新时代好少年要跟上时代、引领时代、塑造时代,就必须敏于求知、勤于学习,将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3月,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出炉。兼具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让人对这些中小学生刮目相看。有参赛学生感言,“科学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更是改变生活的力量。”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少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知识更新越快,越要心无旁骛求知问学,从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材。

  还要看到,教育是系统性的,成长是全方位的。新时代好少年,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比如体魄。回应“把课间还给孩子”的呼声,多地探索推行课间15分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阳光,不当“小胖墩”,不戴“小眼镜”,让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比如劳动。“劳动课咋打分?”山东探索“一地一品”“一校一策”,从劳动教育云平台到公益劳动存折,从校园劳动岗到社区劳动志愿者,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孩子们在实践中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劳动精神。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悠扬的旋律穿越时空,其中有精神的传承,有奋斗的感召,有新时代好少年应该有的样子。(人民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巡礼】尝到了和谐带来的“甜头”

2022年,山西晋城小阳(化名)被重达几吨的“槽钢”挤伤胸腹部,到达晋城大医院急诊抢救室时已昏迷不醒,血压仅有60/39mmHg。医护人员立即让患者进入“绿色通道”,火速展开抢救。施救过程中,小阳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医院一系列紧急抢救,患者恢复自主心率。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目前一些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收集的数据类型除了驾驶速度、路线等驾驶数据和车辆运行状态数据以外,还包括涉及个人信息的座舱数据,即通过摄像头、录音设备收集汽车内车主及乘坐人员的人脸等视频数据以及声音声纹等音频数据,是车主最为关注和敏感的数据,车企收集此类信息应取得车主的明确同意。”王忆湘说。

杭州亚运会全红婵夺冠后比心:感谢观众加油助威

南昌9月18日电 (刘力鑫 陆逸)记者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南铁”)获悉,9月15日至17日,中秋假期3天,南铁共计发送旅客305万人次,江西、福建两省分别发送旅客151万、154万人次,以旅游、探亲、学生等客流为主。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丽江!

15时27分,经过乘务员和医生的全力施救,黄先生已经意识清醒,可以顺畅地进行沟通,并表示自己后续可以自行下飞机。医生再次观察黄先生状态,判断他已恢复状态,参与救助的大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后续航程中,乘务员张洁多次给黄先生准备冷毛巾更换,让其保持较为舒适的状态,并持续关注他的身体状况。

(新春走基层)福建宁德:铁路客运暖心服务温暖回家路

此次大会筹备了较长时间,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而延期至2024年11月召开,大会共设全球性会议组22个、地区性会议组23个,会议报告共计687项。由于中国近年在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取得很多重要成果,本届大会高度关注中国考古,许多学者的发言都涉及中国。本次有约20名中国学者参会,主要就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和动植物考古、科技考古、环境考古成果,以及有关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理论和术语等,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